宜府办发〔2006〕103号
必威体育app_必威体育娱乐-【官网下载】 必威体育app_必威体育娱乐-【官网下载】印发《宜春市统筹城乡就业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宜春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宜春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统筹城乡就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威体育app_必威体育娱乐-【官网下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具体部署,为全面推进我市统筹城乡就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科学规划,全面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强化服务,组织有序”的原则,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立足发展经济与实现充分就业并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和结构升级,使就业结构更好地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同步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新型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和稳定就业。
——建立健全管理城乡就业的组织体系,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优良服务;
——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技能;
——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政策措施
(一)统筹城乡就业规划和管理
1、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制度。将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调查、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各类企业用工调查、城镇失业人员调查、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纳入城乡统筹就业的基础工作范围,建立科学、动态的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对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一、二、三产从业人员结构和比例及市场职业供需情况作出分析报告,为政府统筹城乡就业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目标管理机制。各地要结合本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就业规划,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新成长劳动力(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的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及控制社会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并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绩评价、经费下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建立城乡就业登记和失业统计制度。推行就业实名制,按照就业和失业的界定标准,在做好城镇就业人员实名登记的同时,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或在城镇就业、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户籍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统计范围。用人单位凡招用城乡劳动者都应按规定到社会保险缴费的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用工登记手续;凡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和农村被征地劳动者,由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或县(市、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对虽有土地承包权证,但同时又有其他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在纳入就业登记的同时,进行求职登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上述人员就业、失业的动态管理,定期公布城乡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
4、试点推行城乡劳动者劳动保障智能信息卡。信息卡采取实名制,以身份证号作为信息卡管理号,信息卡主要内容有:就业和失业登记情况、劳动用工登记情况、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情况、社会保险参保状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享受创业服务和小额担保贷款情况等,逐步实现信息卡“一卡通”式就业服务。在全市范围统一使用《劳动保障智能信息卡》,作为记载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有效凭证,保障城乡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待遇上均等。
(二)统筹城乡就业政策
1、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疏通城乡劳动力交流渠道,取消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结合各地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状况,制定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界定标准,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本辖区城乡户籍居民到非农产业求职就业,可凭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
2、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对进城务工进行了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对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资金不足的,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扩大信用社区建设,在工业基础好、全民创业热情高的乡镇,试点建立信用社区,对社区内创业项目好、诚信可靠的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免除反担保手续。
3、加大城乡就业困难对象的政策扶持力度。继续贯彻落实赣府发[2005]21号、宜府发[2006]1号文件中有关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各项扶持政策。同时,对各类企业录用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及其“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后勤服务岗位就业,由政府按再就业政策规定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岗位补贴。
(三)统筹城乡职业培训
1、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和扶持一批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落实职业培训鉴定补贴政策,推行就业准入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导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鼓励和督促用人单位注重提高员工职业素质,认真履行岗位培训责任。加快市中心城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确保2007年投入运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启动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省里的部署,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大就业培训中心基础建设力度,完善运行机制,发挥中心在社会职业培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中心为指导,以大中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为主体,企业岗位培训为辅助的城乡职业培训体系。
2、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继续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招投标办法,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引导城乡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完善招投标机制,提高城乡职业培训实效。从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当中招标认定一批优质培训组织,运用财政补贴购买培训成果,积极引导社会各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参与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政府补贴资金要与培训效果和就业效果挂钩,以提高城乡劳动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政策效能和培训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3、加强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财政、教育、农业等部门配合,制订年度职业培训计划,落实资金安排和任务分解,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考核。实施重点培训项目,提高城乡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施以城乡新生劳动力、退伍兵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项目;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项目;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的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转移就业培训项目。全市每年定向招收500名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家庭子女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定向培训,其学费、实习实验费由政府每年每人补贴1000元,毕业后到工业园企业就业者,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的费用,在当地就业补助经费中列支,其技能鉴定补贴费用按规定享受。提倡和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建立各种联合培训制度,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
1、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健全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市、县(市、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加快设施设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创业指导室作用,广泛征集、开发创业项目,为全民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发展由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以及民办职业介绍、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就业服务工作网络,配足配强就业服务工作队伍,确保就业服务功能覆盖全市城乡。
2、完善城乡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重视县(市、区)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按照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管理“三统一”和场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工作“六到位”标准,对已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进行充实和完善;对未建工作平台的乡镇、社区和重点村委会,确定建设目标,安排建设和运行资金,指导、督促加快建设;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在各工业园区设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加大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对接力度。2007年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和所有乡镇、2008年全市所有居委会及重点村委会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总体标准化建设率达65%以上,为全市城乡劳动者就近就地得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提供工作保证。
3、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要进一步健全以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为中心,县(市、区)劳动力市场为主体,街道和重点乡镇为基础,社区居委会和重点村为连接点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按照上下联动的办法,到2007年底,市中心与各县(市、区)及中心城区街道实现联网,2008年县(市、区)与街道和重点乡镇联网,2009年全市四级网络全线贯通,使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乡镇。
4、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继续实施《宜春推行就业服务“新三化”中期规划》,实施劳动力市场品牌战略,组织开展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重点抓好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和送岗位、送信息、送技能、送政策“四送”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各类城乡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开放并实行人本服务,积极开展免费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五)统筹城乡劳动保障
1、完善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按照《宜春市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各类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我市劳动合同制度普遍覆盖,到2008年底,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在欠薪高发的行业和企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从制度上防范工资拖欠问题发生;建立工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指数挂钩的机制,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督促企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必威体育app_必威体育娱乐-【官网下载】工时、休息、休假的规定,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劳动标准和劳动定额,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劳资两利的薪酬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相关规定,将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强化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承担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职能,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工作,妥善处理城乡劳动者的劳动争议纠纷,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逐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优先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规定,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督促企业按时足额交纳工伤保险费。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重点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首先把村干部、乡镇企业职工、乡镇学校、乡镇医院职工和在农村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户业主纳入社会保险,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范畴,按规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必威体育app_必威体育娱乐-【官网下载】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明确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和方式,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在不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农村特困群体社会救助机制,为建立农民失业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2007年3月以前)
1、成立宜春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宜春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2、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分别制订《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标准》、《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管理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资金管理办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方案》、《统筹城乡就业劳动力资源从业及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统筹城乡就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工作方案》、《统筹城乡就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等配套文件,各县(市、区)制定实施方案,为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提供政策框架和实施依据。
(二)试点实施阶段(2007年4月至年底)
在宜春中心城区和袁州区启动首期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本方案中确定的各项政策。总结试点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为更好地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奠定基础。
(三)全面实施阶段(2008年至2009年)
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实施本方案,根据本地特点,分别打造城乡统筹就业充分就业示范地、城乡统筹就业劳务输出与输入管理示范地、城乡统筹就业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示范地、城乡统筹就业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示范地、城乡统筹就业社会保险改革示范地、城乡统筹就业创业促就业示范地。
(四)完善提高阶段(2010年)
对照全市统筹城乡就业的试点要求,进一步完善提高,使城乡统筹就业形成新格局,各项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工作机制运行良好,工作体系比较完整,达到城乡统筹就业要求。
五、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各地要把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调整就业结构,开发就业岗位,控制社会失业,保持社会稳定,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目标。要在继续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农村就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2、落实经费。各地要将开展城乡统筹就业所需经费列入政府公共建设项目计划,对项目进度和项目资金做出安排,将试点组织实施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证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6]29号文件规定统筹安排使用。
3、配套改革。深化与城乡统筹就业相衔接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4、成立机构。各地要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牵头,劳动保障、发改委、财政、民政、统计、农业、公安、教育、卫生、国土、国资等部门参加的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5、加强宣传。各地要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目标任务的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城乡统筹就业的良好氛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