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造成26人遇难的山西吕梁“11·16”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点击查看)。事故发生后,央视记者随国务院安委会火灾事故调查督办组进入现场进行拍摄采访,询问事故相关人员和现场亲历者,揭开了惨剧发生的整个过程。
电动吊篮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致26人遇难
2023年11月16日早上6点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业联建楼发生火灾,消防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展开灭火救人。在联建楼前面,消防员利用高喷车、水炮从外部压制火势,同时,组织精干力量进入内部进行灭火救人。通过联建楼三楼外窗可以看到,有大量被困人员聚集在临窗附近等待救援,消防员立即用消防梯搭建逃生通道。

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对永聚煤业实际负责人韩文明、矿长马峰,东泰公司总经理王治平,陈熙吊篮公司总经理陈瑞强等18人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其中,韩文明、马峰等10人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山西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对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42名公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为何火势蔓延至整栋大楼?调查组了解到,事故现场过火面积900平方米,其中二层浴室和更衣区全部烧毁,三层、四层部分玻璃炸裂,有烟熏痕迹。那么,为何一个设置在顶棚的电动吊篮起火,会蔓延至整个浴室更衣区,甚至整栋大楼?
记者从调查组了解到,浴室更衣区域上方的吊篮所使用的包布、隔板及底板均为易燃、可燃材料,吊篮及更衣柜里面存放有大量衣物、鞋、雨衣、氧气自救器等易燃、可燃、助燃物品,火灾荷载大。
调查组发现,由于密集设置的电动吊篮形成可燃物闷顶,热烟气层和楼板的高温辐射导致吊篮包布、氧气自救器塑料外壳、衣物等易燃、可燃材料加速分解,形成大面积快速燃烧。加上电动吊篮内的氧气自救器受高温烘烤后导致钢瓶内高压氧气泄漏向外喷射,助长火势燃烧蔓延。
另外,调查组还发现,事发当时,浴室更衣区域的消防设施多处于手动状态。工人用灭火器灭火时,喷出的灭火剂被电动吊篮底部挡住,根本起不到灭火的效果,导致初期火灾处置不力,最终使火势不受任何控制,继而蔓延成灾。 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 王天瑞:初期火灾扑救不力。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早疏散是我们避免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但可惜的是,发生火灾时的20多分钟,没人报警,报警的反而是外面的一个拉煤司机,这个时候火势已经很大了。 记者梳理了整个起火时间线,从6点34分发现火情到6点54分大火失去控制,整整20分钟时间里,在场工人没有拨打119报警,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蔓延扩大。附件: